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3073567
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8期
     综上所述,目前中药炮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本质上就在于缺乏现代化可操作的中医药理论作指导,去寻找到饮片“单元”的物质基础,亦超分子“印迹模板”,据此建立起饮片品种归属技术,建立起可量化的火候炮制技术,从而实现精确可控的中药饮片炮制。其中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贯穿始终。

    2超分子化学能诠释中药与人体的超分子“印迹模板”“气析”作用规律

    中药与人体是一个由单分子、超分子、聚合超分子及巨复超分子构成的多级生物超分子体,包括主客体分子。在由小分子客体逐级构成人体有序超分子体的过程中,主体保留客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结构得以与外界发生化学信息联系。亦人体在心脏搏血推动下,水为溶剂,溶于其中的各类客体“印迹模板”与组织器官主体的孔穴通道产生印迹作用,体现出共“印迹模板”各向异性的“气析“作用。具有相同(似)的“印迹模板”分子通道结构便构成了经络脏腑,主客“气析“作用便产生脏像;与之有相同或相似的“印迹模板”的天然分子便是中药有效成分;与之产生的“气析”作用便是中药药性理论和功效;相互配伍又能显著性地改变人体超分子“气析“作用,由此便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药与人体的微观作用本质是超分子生物化学,遵循自然界“分子社会”交流规律。宏观上这种“气析”作用体现“分子社会”属性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9 字符